收储政策调整,棉价下跌,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。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,迎接挑战,以此为契机拉开了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。
令人感触最深的,莫过于天门上平原地区,建大棚、扩基地,调结构、补短板,特色农业犹如一阵春风,吹响了棉乡转型的号角。
棉花地上瓜果香
黄潭镇,天门棉花种植大镇,全镇5.5万亩耕地,高峰时期棉花种植面积达5万亩,眼下,行走在田间,已再难见到棉花身影,取而代之的是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和成片的钢构大棚。
初夏时节,黄潭镇万场村已是瓜果飘香,荷沙公路旁,沿途售卖瓜果的农户绵延近1公里,路旁,成片的白色钢构大棚依次排列,成为一道风景。
天门市万场瓜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,截至目前,全村种植面积达1150亩,从业农民250余人,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500元,“万场瓜果”成为我市的一张地域名片。
在黄潭镇白龙村,群星泽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内,鲜红的小西红柿挂满枝头。去年7月,该合作社落户黄潭白龙村,流转土地120多亩,建起134个钢构大棚,专门种植樱桃小番茄。
合作社生产负责人徐行说,这种樱桃小番茄一亩田产量在6000公斤左右,产值约3万元,是种棉花收益的近10倍。
在黄潭,像万场瓜果、群星泽龙这样的专业合作社不在少数,诸如梦丽马、三军菊花、树莓基地、草莓采摘、葡萄种植等特色种植业遍布荷沙公路两旁,成为地方产业支柱。数据显示,2016年以来,该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20多家,流转土地面积过万亩。
黄潭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天门棉产区转型的一个缩影。没有了棉花产业的束缚,曾经的棉产区纷纷转型,“调”出了一片新天地。在曾经的棉田里,长出了张港8万亩花椰菜,多宝10万亩萝卜,蒋场3万亩中药材、菊花,推广稻田综合种养20万亩……
农旅融合新业态
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,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,带活的不仅是农业种销产业,更带活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。
5月,桑葚成熟的季节。13日上午,黄潭镇知青农庄,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成群结队,通村公路旁,小汽车一辆挨着一辆。农庄老板姚蓉维持秩序,接待游客,忙得不亦乐乎。
姚蓉此前在深圳工作。她看中家乡农业转型的商机,2016年10月落户七屋岭村创办知青农庄,占地面积300亩,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集现代农业、旅游采摘、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。今年,该农庄首次推出桑葚采摘项目,25亩桑葚园日均接待游客300多人。
在黄潭,围绕荷沙公路已形成了半径10公里的观光采摘园区,集中了葡萄种植、草莓采摘、菊花观赏、瓜果采摘等一系列农旅产业,黄潭镇党委书记鄢池斌表示,围绕城乡一体化大做农业转型升级文章,让农业农村与城区市民对接互补,城里人的花圃子、果园子和菜篮子建在了农村,走出了传统农业种、售脱节的旧模式。
在我市棉产区,围绕高效、有机田园建起的生态农庄、特色民居,有效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,助推了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,曾经的棉花田成了放心菜园、精品果园、生态茶园。
转型发展正当时
从“一花独秀”到“春色满园”,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,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,实现了逆势起跳。来自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,2014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817家,2017年增加到2486家,3年时间里增加了600多家。
近年来,市委市政府按照“调、强、促、建、改”的“五字经”思路,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,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优化种养殖结构,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,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。
在调优农业发展质量上,对连片500亩以上田间工程达标的稻鳅、稻虾共作面积,每亩奖补1000元;壮大富硒产业,对年销售富硒产品过千万元的企业实行奖励;推进农产品加工业“四个一批”工程,支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;对获得“农产品地理标志”、“绿色食品”、“无公害农产品”等品牌认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奖励……
在强化农村发展基础上,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全面开展沟渠清洗疏挖和涵闸泵站的维修改造,提升农业基础设施;深入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全面改善乡村交通环境,推进城乡互联互动;开展面向农村、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,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……
一系列举措的实施,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提供了温床,成为推进棉乡转型升级的原动力。
棉花退出历史舞台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唱起了主角,转型发展,逆势起跳,棉乡转型犹如涅槃凤凰,尽显勃勃生机。
|